您好,欢迎进入辽源市中医院

中药小故事—— 太阳草 马齿苋

· 典故趣闻 ·

 

它喜欢阳光,不怕骄阳,人们因此又叫它太阳草,或者报恩草。这就是马齿苋。

马齿苋是喜生潮湿环境的,肉肉的它绝不怕盛夏的毒太阳。它在长夏之时开黄花,朝开暮闭。马齿苋有个别名叫太阳草,炎夏酷暑,太阳烤得越热,它的花反而开得越盛。这一名字缘于从后羿射日神话所衍生出的传说:

上古尧在位之时,天空上曾同时出现10个太阳。大地被烤得龟裂,庄稼、树木焦枯,河水干涸,老百姓无法生活。有一个叫后羿的勇士,富有神力,擅长射箭。为了老百姓,他弯弓搭箭,把天上的太阳射下了9个,剩下最后1个被后羿追赶,最后躲到了马齿苋的茎叶下面,才没有被找到。为了报答马齿苋的救命之恩,太阳对马齿苋网开一面,盛夏,别的植物都怕灼热的阳光,唯独马齿苋,在盛夏的太阳下生长旺盛,开花结籽,于是人们把它叫成了太阳草,还因此也将它称为报恩草。

中医人化天地宇宙之大而归类为五行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马齿苋正是借中医五行理论而被视为其身上五行皆备,故又被称为五行草。它所寓意的中医学问在于:以其叶青、梗赤、花黄、根白、籽黑也。这是宋朝苏颂在《本草图经》中的记述。根、茎、叶、花、籽不同的部位,对应白、赤、青、黄、黑不同的颜色,五色配五行,因名五行草。

马齿苋又名马踏菜、马齿菜等。菜是可吃的。田间小路旁由它任意生长,自然易受到马蹄的践踏,此所谓马踏之故。至于马齿的名字,完全根据它叶片生长的形状而来——像马齿一样两两成对地生长。诗圣杜甫《园官送菜》中的苦苣刺如针,马齿叶亦繁,把马齿苋的肥厚叶片与苦苣菜的叶片上生刺进行对比,让人们辨识这些常用野菜。人们食用马齿苋,发现它与苋菜一样有滑利通便的作用。李时珍对马齿苋之名进行过考证,他说是因为其叶比并如马齿,而性滑利似苋,故名

这种野菜治病也有良好的效果,有著名的历史故事流传。

唐朝有位李绛(764830年),曾任兵部尚书,是一位管军事的行政长官。他平生好医知医,公务余暇曾编集了一部三卷的方书——《兵部手集方》。同时期的武元衡(758815年),字伯苍,是武则天的曾侄孙,最后官至宰相(相国)。李绛与武元衡俩人曾同朝共事。在李绛所记的验方中,就记录了武元衡治病的一则案例。

 

武元衡在西川(今四川中西部)的时候,患上了胫疮,非常顽固不好治,痛不可堪。他回到京城长安的时候,连御医石礞等人都治不好他的病。但有一位下级官员告诉武元衡一个办法:疗多年恶疮,百方不痊,或焮痛不已者,捣烂马齿览敷上,不过两三遍。方法不复杂,武元衡觉得值得一试,结果竟然用之便瘥。经历此事,李绛就把马齿苋治疮的案例与良方记录在书中。

 

这则医案明朝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也引用过,最终还收入了清朝魏之琇编选的《续名医类案》卷三十三外科疮部。

· 药材来源 ·

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
 

· 性味归经 ·

味酸,性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

 

· 功效主治 ·

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止痢。

适用于热毒血痢,痈肿疔疮,湿疹,丹毒,蛇虫咬伤,便血,痔血,崩漏下血。

 

· 用法用量 ·

内服:煎汤,915克。外用适量捣敷患处。亦可用鲜品。

 

· 食疗推荐 ·

马齿苋扁豆花粥

原料:鲜马齿苋60克,白扁豆花10朵,大米50克,食盐适量。

做法:将马齿苋洗净焯水,略挤去水份切碎,扁豆花洗净。大米煮粥,待熟时加入马齿苋、扁豆花、食盐,再稍煮即成。可于夏季间断食用。

功效:具有清热养阴之功效,适合于胃肠炎症、泌尿系统感染或疮痈肿毒等患者,可舒缓便秘、尿黄、口干等症状。

马齿苋包子

原料:鲜马齿苋100克,鸡蛋或猪肉适量。面粉、酵母。

做法:将马齿苋去根择净,入沸水中焯片刻,捞出略挤去水,切碎。鸡蛋或猪肉、调味品等调制包子馅。面粉揉成面团醒发,制成包子,上笼屉蒸熟食用。

功效:马齿苋调成馅料,有一定的清热解毒、健脾养胃功效,可作为饮食调理。

说明:美味适口,适合大众食用。

· 温馨提示 ·

 

马齿苋性寒滑利,脾胃虚寒、便溏者及孕妇慎用。

马齿苋中草酸含量较高,摄入过多会形成草酸钙,食用前尽量焯水,略挤去水份再用。慢性肝病和肾病患者勿长期大量使用。